文/ 蘇絢慧,《療癒孤寂》作者 勇敢走出保護塔,學習傾聽 孤寂者的內心對人際關係的觀感和解讀,仍帶有許多未成熟狀態,以及未社會化階段所認定的判斷。 若是你是一位想改變與人關係的孤寂者,那麼你可能要願意冒險,試著打破過去既定的人際關係偏見(設定),不以過往的經驗就毫無辨識和分化地推論到其他的人際關係上。如果,你願意嘗試走出自己的保護塔,開始接觸及認識這個未知的世界,那麼你眞正要做的是去勇敢發現和勇敢體驗,不帶著自己的預設立場,和自己預先設定寫下的腳本。 任何好的人際關係之所以能夠建立,在於能連結對方的心思和心情,也就是讓對方也感受一種不斷裂、不被忽視、不困窘的尊重感。因為你對生命的愼重以待,人們會感受到這種被好好對待的心意。 雖然傾聽很重要,但不是沉默就代表正在傾聽。許多人都需要被傾聽,但在乎關係的人,也會重視對方在傾聽後的回應,因為他想要知道和了解對方聽完之後的觀點或感覺。除非不在乎關係的人,他只要「說」,只需要聽眾(一種工具),卻不想得到任何的回饋和反應。
Tag:
書摘
兩個助人例子,同情和罪惡感是強大的動力
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是一股強大的動力。這種自發的情緒反應,和書中描述的其他各種傳訊者效應一樣,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形成,而且不光人類會這樣,就連動物也是。老鼠會幫助籠內的老鼠脫困,而且經常是先幫助完後,才去吃研究人員刻意擺的巧克力脆片(老鼠愛吃的食物)。由於援助的老鼠選擇先幫助別的老鼠後才去吃美味的點心,而且在受困的同伴被放出來後,也讓牠們享用餅乾,可見助人的動機顯然是利他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