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觀點:新創公司適合你嗎?如何評估加入新創的風險與回報?

by Adam Chuang
加入新創公司

其實新創不適合你 ?

2009 年,Airbnb 創辦人發現用戶上傳的房源照片品質參差不齊,影響了訂單轉化率。他們沒有單純依賴技術解決,而是親自挨家挨戶幫房東拍攝專業照片。這個「不計成本」的舉動,最終讓平台的預訂量翻倍。這就是新創公司的典型樣貌:沒有人只做自己職位內的事,大家都在想辦法讓產品成功。


那麼,新創到底是什麼?為何選擇新創?又適合哪些人加入?

在新創,你可能是「PM 兼業務,設計師兼行銷」,這樣的環境讓你的能力迅速成長。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在 《Blitzscaling》書中提到:「加入一家成長快速的新創,你將會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職能經驗,這是一般企業無法提供的。」

相較於大公司,新創的組織扁平,產品經理、專案經理、設計師都能直接影響決策。例如,Figma 創辦初期,每位員工都需要對核心功能提出改進意見,這讓產品迅速迭代並獲得市場青睞。

在新創,沒有繁瑣的流程,你可以用最快的方式驗證想法。例如,Notion 創辦人 Ivan Zhao 早期會親自回覆用戶意見,直接根據反饋調整產品,這是大企業難以做到的。


風險 vs. 回報:你該如何評估?

高風險 90% 新創活不過三年?

根據 Startup Genome 報告,90% 的新創最終失敗,這意味著你可能面對過早擴張、資金管理不善、錯估市場需求、組織重組等挑戰。

高回報 2 年學習 = 傳統企業 5 年?

LinkedIn 創辦人 Reid Hoffman 在《The Startup of You》中提過:「在新創公司,你的學習速度比傳統企業快很多,因為你不只是在執行任務,而是在創造新事物、應對不確定性。」

新創的快速變化環境,讓你能參與從 0 到 1 的產品開發,學習解決市場問題,累積遠超大公司的經驗。


什麼樣的人適合新創?

新創環境瞬息萬變,沒有標準答案,更多時候需要你主動發現問題、尋找解法。如果你享受快速迭代、拆解複雜問題,那麼那新創可能適合你。

新創公司策略變動快,有時候昨天決定的事,今天可能就推翻了,今天的產品方向,可能明天就因市場回饋而調整。能夠快速調整心態的人,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在新創,你的角色不會只侷限於職稱,產品經理可能要參與市場策略,設計師可能要與用戶直接溝通。願意學習、接受多元挑戰的人,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結語:加入新創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

加入新創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如果你喜歡高速學習、尋求影響力、擁抱挑戰,那麼新創可能是你加速成長的最佳選擇;反之,如果你更重視穩定的職涯發展,或對變動感到焦慮,那麼大公司可能更適合你。

當你考慮加入新創時,記得自行評估公司的商業模式、團隊文化與資金狀況,思考這趟旅程是否值得一試。

也推薦你看看:

《獵頭觀點:破解薪資漲幅關鍵,轉職真的能加薪嗎?》

 


如果現在的你正在轉職的過程中 ►推薦你參考《跨領域求職實戰》課程

其實成功轉職的關鍵不在於你有沒有經驗,而是你懂不懂得「轉換角度」看待自己的能力。

在 BetweenGos《跨領域求職實戰》課程中,其中一位來自台中的學員,她從航運助理成功轉型為科技業國外業務。她的心得是:

「求職實戰課讓我發現,不同產業的工作邏輯其實是互通的!認真盤點後才發現,我在航運助理時累積的技能和經驗,竟然都能應用在科技業務上。現在我終於能自信地跟面試官說:我就是你要找的人!」

目前已經有 1000 多位轉職者加入課程,開始突破找工作的盲點,其中許多人不僅成功跨領域轉職,更有人成功加薪 40%。

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現在就是最好的轉職時機! ►手刀看課程

BetweenGos 跨領域求職實戰課程

透過這堂課,你可以:

1️⃣ 跨領域職涯思考,確立轉職目標

2️⃣ 盤點個人核心能力,把過去經驗轉化為求職亮點

3️⃣ 掌握 3 大履歷面試模板,用自己的優勢脫穎而出
(*跨領域能力地圖、*一頁式職涯亮點展示、*Elevator Pitch 自我介紹模板)

一起加入課程,著手打造屬於你的理想職涯!►手刀看課程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

Related Posts

BetweenGos ©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