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IG讓我們方便得知朋友近況,但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比較自己與他人,結果產生自我懷疑。「為什麼他過得這麼快樂?我現在怎麼這樣?」心中的不平衡油然而生,滑完動態往往留下無盡的空虛。
感受到這些情緒反應是相當正常的事,2017年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曾對14-24歲青年使用的五款社群媒體(Instagram、Facebook、Snapchat、YouTube、Twitter)做研究,結果顯示IG對心理健康最具負面影響。以下有四個方法幫助降低這些負面影響:
1. 整理追蹤的帳號,減少使用IG時間
「刪掉長時間沒有任何互動的帳號吧!」
一開始你可能會猶豫不決,想著:「如果有一天需要聯絡要怎麼辦?」但請你仔細想想,既然「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繼續放著也只是經歷更長的空白期而已,倒不如將時間花在真正在乎你的人身上,所以就大膽放心刪、刪、刪!
畢竟如果有頻繁聯絡的需求,就不會出現長期「零互動」的情形。代表他原本就不是你緊密的交友圈,其生活和你的關聯性小,這樣一來,為何讓這些冒出來的動態影響你呢?在整理過程中也會發現,有些帳號甚至想不起來當初為何會追蹤。追蹤帳號數減少後,花在IG的時間自然就會縮短,畢竟滑的東西變少了XD
如果真的有要事聯絡,對方也一定會窮盡一切方法找到你的。
2. 調整使用心態,取回主控權
人們傾向於展現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在社群上所呈現的「形象」,並不代表他的全部生活。《社群假象——不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書中提到:「正向心理學專家艾維亞.戈斯坦(Aviva Goldstein)稱這種『只把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的現象』為『選擇性正向』(selectively positive)。」社群「形象」是可以被刻意經營的,可能是經過包裝過後的產物。
比較心態出現,產生負面情緒後,不妨問問自己:「某某人做的事情適合我嗎?是我所擅長的嗎?」每個人的個性、面臨到的困難、狀態不同,別人做的事情或過的生活並不一定適合你。冷靜思考後,放寬心看IG上的一切內容,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不一定是真實,無需太當真。」
然而,若你能確定他的發文是故意要向別人炫耀,直接導致你的負面情緒湧現,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少看這個人的動態,讓他遠離你的生活。
3. 增加現實的交流機會
由於IG傳訊息方便的緣故,往往忽略面對面互動的必要性。時間允許的話,定期找好久不見的朋友聊天吃頓飯,維持生活中的交流。讓IG只是單純的聯絡管道,想分享的事情在見面時與對方分享,當下給予即刻的回饋。這樣的互動能深度了解朋友現況,從虛擬的社群互動轉換至真實世界,產生更為深刻的連結。因此,別忘了偶爾約朋友出來聊天!
4. 多與社群互動而非被動接受訊息
如果沒有辦法和朋友見面,只能透過IG得知現況的話。不妨嘗試讓自己成為主動參與者,像是在朋友的貼文下留言、回應限動,多多互動。除了回應朋友發的內容,也可以自己主動增加發文數,讓自己從被動的訊息接收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
根據2015年臉書研究,被動的參與者比主動的參與者使用網站的次數多出了50%。不停查看限動可能是渴望與社群產生連結的行為表現之一,既然如此,主動產生有意義的連結,而非照單全收,等限動圈圈一個個跑完。當個主動參與者可以減少使用的次數,同時也建立出主動積極的形象,吸引別人與你產生交流的機會。
以上分享的四個建議希望幫助才女們降低使用IG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向心理學專家艾維亞.戈斯坦認為:「當你對自己的人生心滿意足時,就不會因為羨慕別人的經驗而質疑你自己的價值。」「努力讓自己達到更好的境界」,才是從源頭解決的方法不二法門。所以,嘗試看看以上方法,讓自己擺脫社群焦慮,也重新奪回生活的主控權吧!
也推薦你看看:
《覺得人生不夠精彩,失去信心嗎?從找到「生活劇情」開始吧!》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慵懶的妳!現在就來follow我們的IG: 給妳更多美好提案!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