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妳過去與印度人工作的經驗中,什麼是令妳最受不了的?」
我坐在海德拉巴機場的候機室,回想Chetan那天問我的話,頓時心中五味雜陳。Chetan是我這次出差印度認識的一位幹部,年輕有為且工作認真負責,加上從小念的是英語學校,公司因而十分器重。記得當時Chetan向我解釋道:「在跨國公司工作,除了語言能力之外,還要有觀察力、執行力、溝通能力,這些都是學校或是書上會跟你說的。我覺得有很多其實是跟個人的文化背景、家庭、社會氛圍或從小到大的習慣有關,但這些沒有人會跟你說,只會默默在心裡想『我們印度人就是這副死德性』,希望自己不要變成那樣的人而不自知,所以我想問問妳,有哪些印度人固有的習慣是妳最受不了的?」
Chetan的誠懇和上進讓我十分感動,我也決定以誠相待,把過去的經驗和他分享:「 我跟印度人工作時常常會有一種『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感覺。另外就是印度人凡事都習慣拖⋯⋯。」Chetan 認真地聆聽,孜孜不倦的態度與專注的眼神至今回想起來仍印象深刻。我不禁想,那麼台灣呢?台灣人有哪些習以為常的習慣或反應,是其他國家的人所詬病的隱形致命傷?
於是,在四千五百多公里外的印度機場,隨著窗外的飛機一架架起飛,我也認真地一條條列出台灣人的原罪--那些我們不以為意,卻在國際商業活動間令人覺得不妙的壞習慣:
過度害羞和低調
由於長期受到儒家思想薰陶的影響,台灣人普遍比較低調而有禮,行為舉止均奉行溫良恭儉讓,在許多場合中不會主動發言,有問題也不會主動提出。曾有位美籍行銷總監跟我抱怨他的台灣下屬什麼都好,但就是太害羞:「那天開會大家為了某個問題一籌莫展,明明他就有很好的solution,當下卻不提出,事後才發了很長的email給大家。但開會就是把意見提出來的好時機啊!為什麼要等到會後才發信呢?」不知這位仁兄是因為害羞還是謙虛,甚至可能是之前的工作經驗讓他不敢在這樣的場合中暢所欲言,不管如何, 在分秒必爭且效率至上的國際市場上,「富而有禮」未必是最適合的方式,還是要以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為最優先考量,千萬別讓自己的害羞或謙虛被解讀成無法勝任。
極少明確表態
或許是因為台灣政壇太趨於極化,大家怕被貼標籤就避免表明政治傾向,久而久之,對於生活面向裡的其他事情也都習慣不表態,因而形成了一種喜好不甚明確、優劣不予批評的習慣。生活上如此也就罷了,但在國際舞台上,時間成本是很重要的考量,能夠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是一種能力,很多時候快狠準往往是致勝的關鍵。除了要培養能夠簡潔扼要說明自己意見的能力,更要懂得在必要時表態,哪怕得要選邊站或明確地指出對方的錯誤,都要有這樣的膽識與擔當才能贏得國際人士的尊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英文裡面描述獲得尊重的動詞,用的是earn respect而不是get respect。因為這份尊重並非憑空可得,而是要靠自己去打拼來的。
製造表面和平,但私底下抱怨不停
抱怨乃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抱怨變成了一種負面能量,而且是私底下聚集的那種,就會形成顧人怨⋯⋯
我曾在一個國際會議中聽到台灣代表到處抱怨主辦單位的怠慢之處,話傳到主辦單位那邊後,對方派了人來了解情況,這位代表卻又笑嘻嘻地說沒事沒事,彷彿那些抱怨都不曾存在過。雖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是行走江湖的潛規則,但與其私底下抱怨,不如積極正面地給予對方衷心的建議。千萬不要變成「台下一條龍、台上一條蟲」,真的要正面交鋒或對質卻又變成一切沒事。這樣「以和為貴」的形式作風只會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對事情並沒有幫助。
記得離開印度前,Chetan跟我說他已經申請了公司的海外輪調,我想,或許哪一天我們會在世界上某個城市相遇也說不定。在那之前,相信我跟他都各自有功課要做,要努力去補足我們自身的缺陷,無論它們是來自家庭、社會、民族性或國家地位等。唯有我們正視這些在我們血液裡流竄的文化累積與其影響,才能跨過文化隔閡與思想鴻溝,真正地與世界接軌。
語言能力、執行力、觀察力或許會讓我們站上國際舞台,但破除這些看不見的隱形致命傷,才是讓你我在舞台上出類拔萃的關鍵。
也推薦妳看看
《【專訪Eunice】海外工作一級戰場,香港、新加坡投資銀行超級業務》
《自宅旅店感!不是無印,也不是北歐-東洋獨有「日式工業風」》
《【專訪】我在UBER上遇見的她:好比電影一幕幕,Slash嬤的人生菁華》
獨家精選只在LINE裡頭,現在先▸▸ 接著回傳「career/有興趣的內容(例如Slash人才、PM、轉職、行銷、海外工作)」讓我們遞給妳最相關的第一手消息!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