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轉職:從行銷轉職到業務開發的心路歷程

by GiGi Huang

文/GiGi Huang載自《從行銷到業務開發,每次職涯的轉換都是一種累積》

這陣子檢視自己 LinkedIn 上被搜尋的關鍵字,很開心現在都是「業務開發」,取代過去的「社群行銷」、「行銷」等關鍵字。

從學生時代,我就很常被招募當業務。我記得實習時的主管在某次 Boot Camp 時語重心長地跟我聊過畢業後的職場選擇,她叫我不要歧視業務工作,因為全球五百大企業的 CEO 有很多都是業務出身的,而且業務能第一線接觸到客戶,更有挑戰也更有趣。

當然當時年輕氣盛的我怎麼聽得進去。「業務」職位絕對名列我不想要做的工作前三名,覺得為了業績去硬要推銷商品服務很沒有人格,覺得強迫推銷很討人厭,覺得要低聲下氣地跟別人講話真的做不到。當時的我怎麼想的到,出社會多年,在第四份工作時,我從行銷角色轉為業務開發角色。

朋友們聽到後都很吃驚,看似對社群行銷相當有熱忱,又很在意品牌行銷的我怎麼會放棄行銷這條路,轉而成為當年不喜歡的業務開發角色。其實很關鍵的角色也在於出社會後,我的好朋友高而芬(小兔)的「BD 業務開發」角色影響我許多。

原來做業務開發/市場開發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不僅要有該產業的專業知識,需要不斷吸收廣泛資訊,並且又要有一定的人脈,搭配良好的資源整合加溝通技巧能力,才能協助公司內與外部合作談成各種不同的案子。業務/市場開發不只是賣產品服務,而是幫公司帶向更高的角度跟層級,門檻高又充滿挑戰,不是只出一張嘴就能做到的職位,有趣極了!

跨領域轉職

從行銷轉職到業務開發

反思自己過去的行銷職位,其實也都是談各式不同的合作,不只是曝光也包括資源的整合,如何用有限資源做到公司原本的期待,加上自己想要在公司多達成的事項。當然我也面對了很多人會有的心態,要在 30 歲前做些改變挑戰,所以很感謝前老闆給的機會,讓我能開始做市場開發,然後一轉換職位就是直接換到全新的 FinTech 領域(要挑戰就是要挑戰難的)。而跳到 FinTech 領域真的是完全跳出我的舒適圈。

過去找工作都是找自己熱愛有興趣的公司,例如喜歡接觸很新潮的科技,也對招募及人資管理相當有興趣,娛樂產業也有它的吸引力等等的,直到選擇進入 FinTech 產業,是因為希望透過進入更有門檻的產業,突破同溫層、跳出舒適圈,累積更多自己的業務實力。

平常我在外的表現很活潑、很健談,但其實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向者。

當過去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需要社群互動的時間,延長變成一整天的工作都要人際互動時,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挑戰。不喜歡講電話的我,現在每天都會講五到十通電話,從陌生開發到客戶直接打來任何問題,身為業務的我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他們設想、隨時隨地幫助他們處理各種大小事。以前的 LINE 是我的私人領域,但轉換職位變成業務後,現在每個開過會的客戶都會加 LINE,群組也每天都在新增。沒看過的來電以前都不接,現在因為擔心是客戶,上班時間都會接。

初期我打 cold call 陌生開發時,都會先在白紙上分三格,寫下開頭要講的話(真的是照唸),然後備註要談什麼,以及最後收尾話術要說什麼。中間空白處就是邊講電話邊做筆記,更重要的一點事緊張時可以拿筆畫圈圈。接著在拿起話筒前,我會先喝口水,並做三個深呼吸要自己冷靜下來。

如果被拒絕的當下,就會滿臉通紅好像自己做錯事被責備。如果順利講完電話也會很焦慮,會滑個手機或是上個廁所舒緩情緒,才能再回座位完成其他事情。而當客戶有興趣要約碰面聽我介紹時,是我最不期待的事情,因為我很擔心客戶會當面問很多我回答不出來的重要問題。

就這樣,走過這些緊繃的日子,之前每次跟客戶開會完,我都會幫自己買個飲料安撫自己,可以搭計程車回公司也會選擇改搭公車或捷運,需要多一點時間來平復自己的心情。

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我已經可以在一小時內連續陌生開發五間客戶,也可以半天搭車跑三場會議,而且即使沒有簡報,也能直接透過手上的 APP 跟客戶介紹公司的服務、以及合作優勢。

開始懂得享受客戶聽完自己介紹後對產品的喜愛,雖然要不要合作會是不同的程度,但開始會問客戶問題,知道他們在意的點,知道自己不是過去討厭的業務人,而是成為能夠幫助帶來機會創造雙贏的橋樑。

路雖然還很長,但一步步扎實地跟著公司的產品成長,辛苦卻很值得!

在擔任業務開發角色的這些日子裡,我也常會質疑自己當轉換了專業,過去的行銷經驗是不是就浪費掉了,還是其實過去的行銷經驗對業務角色有幫助?我現在很清楚答案是「當然有幫助」。

跨領域轉職

「每次職涯的轉換都是一種累積,沒有一個工作學不到東西。」

我也在思考如何將社群經營概念應用在 B2B 業務開發上,LinkedIn 就是我目前經營比較成功的平台,對我做陌生開發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大家可以透過 LinkedIn 對我有更多的信任,也更相信我所提供的專業建議。當有人透過我想要跟公司合作行銷曝光時,我也能第一線可以幫忙篩選適合度,或是主動跟客戶提如何讓公司資源幫助他們有更不同的發揮。金流串接不只是串接基本功能而已,還需要透過雙邊互相行銷,讓消費者對金流串接的便利性更加有感。

也因為電商產業很重視行銷,因此這方面的經驗讓我跟客戶對話時較能有共鳴。我常會舉例就像是很多電商老闆們會分享一個經驗,就是如果重回到幾年前,會希望哪件事情可以做更好,我聽過不只一位老闆會說:「希望當年臉書紅利還很好時,多下點廣告。」

跨領域轉職

這是我到街口支付的第八個月了。

進入公司的第四個月,線上服務正式開放試營運,11/11 當天線上網購交易額衝破一億,第一個月就有 46 間線上品牌參與活動,上線三個月有 80 間線上商家簽約合作,四大電商平台都是街口線上合作商家,這是我跟我們 Team Lead 在短時間內衝刺出的成績。

感謝老闆跟 Team Lead 給了我很大的 Ownership 以及信任,跟著線上服務從 0.5 開始做到現在,下一個階段將有更多的挑戰,但有著更多的期待。除了 Google Alerts,PTT 的 Mobile Payment 也是我現在每天必看的資訊,希望網友們發現又有哪些優質商家上了街口的網購專區,希望更多用戶知道街口支付也有線上支付服務,每個關於街口線上網購的使用經驗與回饋,我們都有放在心上,希望今年在線上網購這塊,街口也會成為必要存在之支付服務選項。

金融科技業充滿挑戰,但,有趣極了。

 

※本文摘自medium,作者GiGi Huang

 

也推薦你看看:

《沒經驗可以做行銷嗎?跨領域到行銷的3大常見問題一一破解!》

《從法律到UX職涯大轉彎!跨領域才女Lafy:「人真的都會有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

《你為什麼會需要職涯 Mentor? 4點讓你的職涯方向更清晰》

 


【優勢思維 2.0】線上課 ►購課含 ISME 優勢測驗正式版,點我看詳細介紹

想離職、沒有成長、找不到方向,想做些改變卻沒有動力...你也有相同的困擾嗎?
有時候感覺自己不夠好,也許應該試著嘗試不同的事?與其彌補弱項,不如專注發揮你的強項。
如果你也感覺工作有點卡卡的、想要探索更多可能性,也許「優勢思維」可以帶給你不同的啟發。

《優勢思維2.0》線上課包含 ISME 優勢測驗正式版 (市價 $600),使用職涯教練 Grace 設計的升級版「優勢鍛鍊系統」,透過教練式提問引導,以及個人化的優勢測驗報告,一步步帶你分析潛能(價值觀 x 職能 x 天賦)、定位自己(找到適合的位置),學會將優勢思維應用於工作上,並看見職涯更多可能。

上完這堂課,你將能具體說出自己的優勢與定位,更有自信地邁出職涯下一步 ► 點我看課程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

Related Posts

BetweenGos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