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 As a Product Designer 一系列的問題集之中,有一題「你最印象深刻的面試經驗是?」讓我認真地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面試經驗。
我曾經被面試官問過打死也答不出來的問題,也曾經被人資誤認為是 Researcher 而不是 Designer,各式各樣奇妙的面試經驗我都有過,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問題卻是一個不只讓我思考設計理念,更進一步開始反思我的人生哲學的問題。
題目是:
創意、成長、策略、執行,你會如何排序?
通常面試時最怕遇到這種無法預先準備的題目,身為外語人士的我常常會腦中一片空白而語塞,但這次我卻出乎意料答得迅速又流利。
我的排序是成長、策略、執行、創意。
成長
就算已經出社會兩年了,我還是很喜歡也很懷念當學生的感覺,不單是學生時期比較悠閒(誤),而是不斷學習新東西能帶給我的成就感仍然無可取代。
《高績效心智:全新聰明工作學,讓你成為最厲害的1%》 中提倡人們建立學習迴圈,也就是避免陷入習慣成自然的機械式重複,再忙也會不斷精進技能。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中也將人的成就差異歸功於成長心態,樂觀看待自己的所有特質,將個人的基本素質視為起點,可以藉由努力、累積經驗和他人的幫助而改變、成長。
就像我在跨入 UX 領域的歷程 — 學生時期這篇文章中提到,我認識許多設計師共同擁有的軟實力就是樂於挑戰自己、追求成長。
擁有自學能力是身為設計師的一大利器,設計之所以有趣就是因為你不會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你面對的問題也不會一成不變,同時這也代表你永遠不能停止學習。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在專門接案的設計新創公司工作,為了深入認識客戶的產品,我們勢必要花時間了解各式各樣的新領域。這兩年半以來,我已經研究過科技業、交通業、醫療業、零售業、生產力工具、電影製作、桌遊製作等五花八門的產業,上一秒可能還在觀看黑豹的製作流程,下一秒就開始研究卡車轉彎的軌跡。
設計工具也正興起一波革命,由於 UI/UX 設計這陣子大紅,設計工具百家爭鳴,不再是 Adobe 系列獨霸市場了。Sketch、InVision、Flinto 和 Zeplin 是我擅用的工具,但也都會注意並試用 Framer、Figma、Webflow 等其他設計工具。畢竟每家公司慣用工具不一樣,確保自己具備換設計工具的彈性對於轉職有益無害。
在為什麼產品設計師那麼喜歡寫作? 文中我也有提到,了解設計趨勢也是設計師的工作需求之一。設計趨勢變換得很快,流行的東西本來就是容易被汰換的,像我剛入行時 flat design 和 dual tone 正紅,現在雖然仍是趨勢但已漸漸降溫;插畫主導的介面設計則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博得各大品牌的喜愛,處處可見。
如果你和我一樣主要在設計數位科技產品的話,對於有潛力的新興科技也要格外留意,例如人人在說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語音介面、IoT、共享經濟、量子計算等。不一定要摸熟這些科技的背後是用了什麼樣的演算法、什麼樣的高端技術,但至少要清楚這些科技的應用方法與極限,才能勾勒出未來自家產品有可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或許具備哪些能力可以更貼合使用者需求與使用案例。
策略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書中提出「以終為始」 — 先了解目標,才能往正確的方向前進的概念。
策略可大可小,大策略像北極星一樣,引導我們在執行時不至於迷失了大方向,小策略則是讓所有行為都有其目的、有其意義,讓我們知道自己正穩紮穩打地往前邁進。
我還記得當初我和面試官所講的理由:「我覺得只要策略制定好,執行就變得容易多了。」
初出茅廬的設計師喜歡一股腦跳進設計最終介面的工作,但稍微有經驗的設計師都知道,直接從高擬真介面開始設計的話,很容易因為一個小更動引發大幅改造,讓設計師為了一個 icon 忙到焦頭爛額、氣力耗盡。
設計師在專案末期聽到要改 icon 的心情
在進行設計時,我會花大概一半以上的時間制定策略或是建立架構,例如利用產品取景和使用者旅程圖確認我們是在解決真正重要的問題,或是表列產品需求,還有畫出 task flow 以確保沒有遺漏的畫面,而這些成品都不需要包含實際的介面,甚至應該避免畫出介面以免侷限了初期的思考。
執行
當然,光只會制訂策略是不夠的,佐以執行才會有產出。
有些事情就算策劃得再精良,還是有許多只有在執行過程中才會發現的小 bug,是制定策略時的俯視與前瞻目光看不到的,必須從做中學、在執行中領悟並隨機應變。
有時候在專案前期資訊不足,執行力就變得很重要。在專案各面向都還很模糊的階段就能夠開始行動,而不是一拖再拖,只為了等「最完美的時機」,這樣的人才通常備受喜愛。
Amazon 的面試必讀 Leadership Principles 中有一條積極行動(Bias for Action)表示:速度對業務的影響至關重要。很多決策和行動都可以改變,因此不需要進行過於廣泛的推敲。我們提倡在深思熟慮的前提下進行冒險。(摘自 九章算法)
原文:Speed matters in business. Many decisions and actions are reversible and do not need extensive study. We value calculated risk taking.
創意
我覺得自己這樣排序最令人玩味的地方是,明明身為設計師卻把創意放在最後一項,似乎違反了大部分人對於設計師的想像,也就是天生就有源源不絕的創意,只要沈思一會兒頭上就會有個電燈泡「叮咚!」一聲地亮起來。對我而言這真是天大的誤解。
創意不是魔術,OK?
對我來說,創意是在經年累月有策略地執行中慢慢習得並內化的,也就是綜合上述三點所達到的成果。
這當然跟個人傾向有關,例如我在練習畫畫時都先從臨摹開始,因為我沒辦法無中生有。比起隨性更喜歡規律,不會突然靈光一閃就想去做一些不在規劃中的事情。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有個讓我深有同感的好例子 —
新聞記者柯瑞(Mason Currey)花五年時間紀錄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習慣,並作出總結:一般人的觀念是,藝術家憑靈感工作 — 靈光閃現或憑空冒出的創意奇想⋯⋯但我希望,我的研究能釐清等待被靈感擊中是一種糟糕透頂的計畫。事實上,我對任何想從事創意工作的人能提供的最好建議是,不要去想靈感。
眼界開了之後,創意會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一點一滴顯現,例如說在設計時能夠創造出更多不同的選項,或是將所見所聞揉合成一個新的解法。有點像是玩樂高,一開始按圖索驥照著說明書上的組裝,練習多次之後就知道什麼樣的組合更好看、更堅固,進而能夠創造出自己的城堡、車子或飛船。
一個面試問題開始的人生反思
不知為何,我常常想到這個面試題目。剛滿 27 歲,進入職場兩年多的我,正在深刻體悟輕重緩急的重要性,不再像以前只會回答「全部都是最重要的」,反而更想要釐清那支撐著自我價值最重要的核心信念是什麼。
這個問題讓我不斷反思自己身為設計師的日常、工作態度甚至人生哲學,讓我不禁佩服出題的面試官(也或許他根本沒有想那麼多 XD)當然,四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缺少成長,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立刻就會被淘汰。
缺少策略,像不斷推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一樣,每天累得要死卻沒有達到真正的目的。
缺少執行,空口說白話只會在原地打轉,一輩子不會達到目的地。
缺少創意,難以在工作或生活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與機會,並享受創造的樂趣。
你的順位是什麼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如果你也喜歡Jasmine的文章,可以點擊作者名字回原文,並為她按下 follow &好多個拍手,表達支持!
也推薦你看看:
《離職,還是再撐一下?試試「積木法」釐清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
《該唸研究所精進自己的能力嗎?先工作vs.先考研,兩種未來比一比》
你不能錯過的有趣職場影音,都在我們的YouTube頻道!趕快來訂閱我們~
↓↓↓記得開啟小鈴鐺,接收新片通知喔↓↓↓
全新課程《優勢思維 2.0》問卷幕集中! ►點我填問卷領優惠
如果現在的你,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潛能、找回動力、突破現況、創造更多機會
那《優勢思維 2.0》這堂課是為了你準備的
結合《優勢思維 1.0》課程的成功經驗,透過「價值觀、職能、天賦」三大工具
並新增我們獨家設計的「ISME 職場優勢測驗」✨
《優勢思維 2.0》希望幫助現代工作者,找到真實的自己,找回工作的動力
並將「優勢思維」更好的落實在個人的工作場景中,開始自我實現、自我成長!
誠摯邀請你完成 2 分鐘的問卷
我們也會給你「最優惠折扣券」,還可參與抽獎活動!
謝謝你寶貴的建議,開始填寫問卷吧 ► 點我填問卷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