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缺乏動力時,你的內心在想什麼?
「在我轉職觀望的時候,我發現我沒辦法下決定的原因,其實是我不夠認識自己。我不知道我到底要什麼,然後我有什麼優勢,我到底現在身處在何處,有種在森林迷路的感覺。」
這是我們學員 Emily 的真實告白。31 歲的她,在廣告行銷業打拼了五年半,從菜鳥業務一路做到副理,薪水不錯、專業能力也備受肯定,但她卻在去年毅然決然選擇離職。
「太無聊了。」Emily 笑著說,「客觀來看,前面工作薪水很高,因為是業務底薪加獎金,然後又是我擅長的東西,等於是我其實不用花太多時間,那不是很好嗎?但我就覺得太無聊了。」
這個看似「任性」的決定背後,其實藏著許多上班族的共同困擾:明明工作表現不錯,為什麼還是感到空虛?到底是職業倦怠,還是真的放錯了位置?
三個月的困頓與探索
Emily 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猶豫要不要離職,最終她選擇了一條看起來很「冒險」的路:從正職降為兼職,薪水直接減半。
「我那時候是真的想好,雖然說薪水是直接打折再打折,但是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過渡期。我的目標就是要往更有挑戰的地方發展。」
更有挑戰的是,Emily 最終選擇的新工作,竟然是從正職降為兼職,薪水直接打了對折。
「我那時候是真的想好才離開,雖然說薪水直接打折再打折,就是真的很少,但是我那時候就是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過渡期。」
這個決定讓身邊的人都不理解,甚至 Emily 自己也曾經在深夜裡懷疑:「我到底在做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Emily 開始嘗試一個方法:自我對話練習。起初她也不確定這樣做有沒有用,但慢慢地,她發現透過和自己的內心對話,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那些讓她焦慮和困惑的感受。
轉折點:那封寫給自己的信
在新工作的第一天前夕,Emily 做了一件看似平常卻意義深遠的事——她寫了一封信給自己。
「明天就要到新公司了,對於我這個沒辦法慢下來的人來說,這個職位的工作內容好像都是有一點遷就,有一點輕鬆。但你還沒有真正上工,你也不知道實際是什麼。」
她在信中使用自己的天賦特質對自己說:
「我希望這份工作我可以運用我擅長『與人建立深度信任關係的天賦特質』,與新同事快速建立良好關係,以及用我『天生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帶動團隊氛圍,並發揮我『主動積極、不喜歡拖延的行動力』快速熟悉環境和工作流程。我相信我的這些獨特的職場天賦優勢,能為新團隊帶來正面的改變。」
寫完這封信後,Emily 更深刻地體會到自我對話的價值。她開始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學會用更溫柔的方式面對內心的聲音。
自我對話的力量:從焦慮到清晰
「生氣、緊張、焦慮,這些都是情緒一下子出來的。可是如果你就探究背後的原因,有時候你探究完之後,你就會覺得不這麼緊張了,不這麼焦慮了。」
Emily 分享了她的自我對話心法:
故事案例:面對上台簡報的恐懼
在前一份工作中,Emily 需要經常上台向客戶簡報廣告提案,但她總是緊張到前一晚失眠。
「我就去剖析說,那我緊張的原因是什麼?有可能是我怕我講錯,還是說我怕台下沒有反應,或者是說我怕被同事覺得我好像也沒有講得很好,為什麼可以上台?」
透過逐一分析,Emily 找到了每個恐懼的解決方案:
- 怕講錯:她請資深同事幫忙 review 簡報內容
- 怕台下沒反應:她在簡報中加入互動環節和幽默元素
- 怕同事質疑:她主動詢問同事的建議,把批評轉化為協助
「這些東西解開之後,其實你原本緊張的那個元素就不見了。情緒是抽象的,但是後面的原因是具體的。」Emily 說。
一步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容與環境
透過持續的自我對話練習,加上對自己優勢的清楚認知,Emily 在三個月後順利轉為正職,薪水也回到原本的水準。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容。
Emily 現在的職位是企劃副理,在媒體代理商負責策略規劃和客戶提案。 最有趣的是,她發現自己其實比較適合待在媒體代理商,而不是原本設定要去品牌端的目標。「我覺得代理商比較有趣,客戶比較多樣,因為我就是不喜歡無聊的工作。」透過自我對話、深度的優勢探索,她重新認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環境。
這個轉職過程讓 Emily 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常常覺得迷惘的原因,其實就是我們在該奮鬥的年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當你做的時候,你就會慢慢看清楚自己內心的答案了。」
三個實用的 app 推薦,陪你開始練習自我對話
看到 Emily 的轉變,你是否也想開始自己的自我對話練習?
很多人可能會想:「我也想試試看,但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是不是需要專業指導才能進行自我對話?」其實,開始自我對話比你想像中簡單多了。
現在手機裡有很多 app,其實也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內心。用對工具的話,可以有系統地記錄想法、觀察情緒變化,說不定還會發現一些平常沒注意到的內在模式。
以下推薦三個實用的免費 app,每一個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使用方式,可以看看哪個比較適合自己,從自己好上手的 app 開始練習自我對話:
1. Apple 日誌 (Journal):

核心特色:
- 智慧建議功能:app 會根據你的活動、位置和照片,自動提供日誌寫作靈感,讓你不再面對空白頁面發愁
- 完整隱私保護:所有內容都加密儲存在你的裝置上,不會上傳雲端,確保個人思考完全私密
- 多媒體記錄:支援文字、照片、影片、音訊和位置資訊,讓你的自我對話更豐富立體
- 簡潔易用介面:蘋果一貫的直覺設計,即使是第一次使用也能快速上手
如何開始使用:
- 打開 iPhone 內建的「日誌」app
- 選擇智慧建議的主題,或直接開始自由書寫
- 每天睡前花 10-15 分鐘,記錄工作感受和內心想法
- 試著問自己:「今天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是什麼?」、「什麼時候感到挫折或不耐煩?」
2. Insight Timer:

核心特色:
- 龐大冥想資源庫:超過 10 萬個免費冥想音檔,涵蓋職場壓力、自我覺察、情緒管理等主題
- 個人化練習追蹤:記錄你的冥想時間和進度,幫助建立持續的練習習慣
- 多語言支援:包含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選擇,讓你用最舒適的語言進行練習
- 全球社群連結:與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一起冥想,感受集體練習的力量
如何開始使用:
- 下載 Insight Timer app 並註冊免費帳號
- 搜尋「自我覺察」或「職涯規劃」相關的引導冥想
- 選擇 10-20 分鐘的練習,在安靜環境中進行
- 冥想後花 5 分鐘記錄感受,思考:「現在的工作哪些部分讓我有活力?」、「我真正在意的價值是什麼?」
3. Day One:

核心特色:
- 強大標籤系統:可以為不同主題建立標籤(如「工作反思」、「職涯規劃」),方便分類管理
- 智慧提醒設定:設定每日、每週或客製化提醒,確保不會忘記與自己對話的時間
- 高效搜尋功能:輕鬆搜尋過去的記錄,追蹤自己的想法演變和成長軌跡
- 美觀版面設計:支援 Markdown 格式,讓你的思考記錄更有條理
如何開始使用:
- 下載 Day One app(基礎功能免費)
- 建立「職涯思考」標籤,開始分類記錄
- 設定每週 3-4 次的提醒,培養定期自我對話的習慣
- 每次記錄時包含:當天工作的挑戰與學習、與同事互動的觀察、對未來發展的想法變化
- 每月回顧一次過去的記錄,觀察自己的成長和想法轉變
如果你也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
雖然免費 app 是很棒的開始,但如果你在過程中發現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也可以考慮一些專業的優勢測驗和課程。就像 Emily 後來透過測驗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建立、影響他人、積極行動方面的天賦特質,當她對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後,自我對話就變得更有方向感了。
給現代工作者的優勢探索課【即將恢復原價】
如果你也想像 Emily 一樣,藉由了解自己的天賦優勢,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推薦你《優勢思維 2.0》線上課程。
這堂由職涯教練 Grace 專為現代工作者設計的「優勢探索」課程,從 2021 迭代到現在,累積超過 4,500 位學員,獲得 4.9 顆星好評。
總時數 6.2 小時的完整課程,包含 40 個單元與 5 大特色:
- 獨家 ISME 優勢測驗(12 種職場優勢解析與應用)
- 3 大潛能分析(價值觀 x 職能 x 天賦)
- 學員真實案例拆解(轉職、溝通管理、第二曲線)
- 4 份教練式引導學習單,打造你的優勢說明書與行動計畫
- 專屬社群支持,每單月一場講師 QA直播,社團可隨時匿名發問
⏰ 限時優惠資訊:
- 優惠倒數!限時 89 折優惠,7/1 (二) 00:00 即將恢復原價
- ✔ 購課含 ISME 職場優勢測驗正式版報告(市價 600 元)
- ✔ 【期間限定】加贈「個人化」優勢解析文字回饋(限額 100 名)
前往了解課程詳情 👉 http://m.betweengos.com/7sps9q
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現在就是最好的內在探索時機。
簡單開始自我對話:一些溫柔的提醒
找一個舒服的時間,和自己聊聊
每天選擇同一個時間進行自我對話,建立習慣。推薦時段:
- 早晨:規劃一天的工作重點和心情
- 午休:檢視上午的工作狀態和調整
- 睡前:回顧一天的學習和感受
準備一些溫柔的問題,陪伴自己思考
準備一些開放式問題幫助思考:
- 今天最讓我有成就感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
- 我在什麼情況下工作效率最高?
- 如果不考慮任何限制,我最想做的工作是什麼?
- 我的工作為別人帶來了什麼價值?
溫柔對待自己的情緒,不急著找答案
不要急著「解決」負面情緒,先允許它們存在:
- 承認焦慮、挫折、迷茫的感受
- 探索這些情緒背後的具體原因
- 思考什麼樣的改變能帶來正面感受
一些你可能也會有的疑問
Q: 我不知道要跟自己說什麼,怎麼開始?
A: 可以從簡單的感受開始,例如:「今天工作讓我覺得…」「我希望明天可以…」。不用擔心內容深度,重點是養成與自己對話的習慣。
Q: 自我對話練習要持續多久才有效果?
A: 每個人不同,但一般建議至少持續 2-4 週。Emily 的經驗是,透過持續的自我探索,她在幾個月內就找到了更適合的職涯方向。
Q: 只靠自我對話就能解決職涯困惑嗎?
A: 自我對話是很好的開始,但建議搭配專業探索工具(如 ISME 職場優勢測驗)、優勢探索課程引導(如《優勢思維 2.0》課程),以及職涯教練一對一諮詢,會有更全面的效果。
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開始這段旅程
透過 Emily 的故事分享,讓我們看到,職涯轉換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有時候「往下」是為了更好地「往上」。
她也分享了自己很喜歡的一段 quote:「在職涯這條路,除了勇敢向前跑,也需要有轉換賽道的勇氣。但是轉換了之後,不是為了換而換,而是在了解自己的能力跟天賦之後,幫自己找到更適合自己發揮的下一個賽道。」
現在,輪到你開始自己的故事了。
也許你正在考慮轉職,也許你對現在的工作感到迷茫,也許你只是想更了解自己。無論你現在處在哪個階段,都沒有關係,自我對話練習可以陪伴你慢慢釐清內心的聲音。
就像 Emily 說的:「我們常常覺得迷惘,其實是因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從一個簡單的 app 開始,每天花一點時間和自己對話,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答案其實一直都在你心裡。
每個人的步調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快就有感覺,有些人需要多一點時間,這都很正常。重要的是開始行動,然後保持耐心。
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是一段值得投資的旅程。如果你願意,現在就是開始的好時機。
如果你也想透過「一對一」的方式,和蓋洛普優勢認證教練即時討論,深入挖掘自己的優勢,解決目前的職涯問題 ►前往了解如何預約「一對一職涯優勢諮詢」
〖一對一學員回饋〗
「走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我一直認真懇切地想明白『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蓋洛普優勢測驗就是我找到的其中一項工具。」
也推薦你看看: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