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姐經驗分享,薪水怎麼談(業務篇)

by Sherry
業務薪水怎麼談

這篇開誠佈公要來分享我所知道各種業務們的薪資水準、以及如何談薪水,如何不會獅子大開口,又同時拿捏得當自己跟老闆雙方立場的薪水。

首先先把不同種類的業務分類,以防搞混,先看負責的產品是甚麼,就可以知道如何分類:如果是銷售給企業端或公司行號就是B2B,反之就偏向B2C;每個都幾乎會分成開發/維護客戶。  開發的獎金通常比較多,維護客戶則是薪水較固定。

再來思考產業(物流海空運/半導體/製造業/ 軟體/新創/金融/醫療/民生消費品/精品/顧問業/服務業等)。一旦選定了產品,每個產業的銷售模式都不盡相同,不像財務會計那樣大同小異,所以千萬要慎選啊!

 

B2B 業務(客戶為企業端)

國外業務(歐美線、東南亞線、東北亞線、其他)
用Mail/電話開發客戶,偶爾出差參展
每季都要出國一次穩固客戶
經銷商業務(Indirect/ 通路業務)

國內線業務(北部、中部、南部、東部或外島)

一天到晚出差跑客戶/經銷商/參展:各種產業都有
坐在辦公室用電話/mail開發,有事才出門:各種產業都有,電商產業居多
通路業務:  看跑的通路是那些(超商/大賣場/醫院等等)
B2C 業務(客戶為一般消費者居多)
國外B2C業務,通常都是待在辦公室居多
國內B2C業務,一定都會跑來跑去或是在一個據點上賣東西

 

%e6%a5%ad%e5%8b%99%e8%96%aa%e6%b0%b4%e6%80%8e%e9%ba%bc%e8%ab%87-1

 

光看職稱,可以大概猜想薪資結構如何達成

所以在業務界的各種職稱不外乎以下幾種(這裡不包含更高階需要管理營運的)

Senior Sales Manager/ Director/ VP
Account Manager/ Director
Sales Specialist
Senior Channel Sales/ Manager
Senior Business Development / Manager
Principal/ Senior Consultant(很多顧問其實是業務)

開發型業務幾乎薪資都會高於Maintain維護型業務,有些公司會分很清楚,業務純開發、開發完了以後由接下來客戶經理(account manager)接手。有些公司則是都和在一起一條龍服務客戶,在面試的時候必須談清楚。很多業務拓展(Business Development)是以用賣「以解決方案為基準的服務(solution based service)」給客戶端,會有很多策略和不同部門的合作。

而任何需要開發的,都有薪資可談的彈性空間。

因為業務通常業績算法是底薪+獎金,所以獎金給予方式就得先說清楚啦!有以下幾種方式:

達到業績目標固定獎金或按比例(或是6/4,  7/3,  8/2分)。 這個要談清楚底薪特低的很多時候獎金都特高,底薪特高的獎金要拿到的機率不同。在大企業裡面有時候業務獎金是看公司績效不是個人或團體績效。業務在公司的底薪可以從職等去猜,其他通常都挺保密的。

 

以薪資來說

那些領到高業績獎金的,多半都是用拉長線累積的,從小錢每個月累積但每個月一開始這個數字不會變的是最強的;另外一種就是賺快錢,炒短線剛好踩在對的市場趨勢上賣產品,隨便賣隨便有人要的那種;其他的薪資都其實差不了太多,這邊都不提是否有股票或配股的錢。

-B2B業務因為會有大量的Pitch, 簡報或是策略,或是結合行銷活動等等,所以業務量比較複雜且多元,起薪通常是最高的,只是很多產品對很多人來說不見得有趣就是了。起薪NT 28000~NT 200,000不等,其實有天花板,最高底薪在台灣我看過的大概是300萬(不含獎金)
-代理商/傳統產業的業務領薪水挺固定的。(NT 40,000-60,000)薪水很難往上,除了某些特例以外。
-B2C業務相對的可能門檻比較低,所以起薪可能從法定最低薪資起~NT無上限(因為B2C包含保險直銷業)
-通路業務因為跑的通路都很固定,所以前三年年薪會不錯(年薪NT 800K-2M),但後續偏向維護客戶薪水就會維持或往下滑。

 

業務面試必想重點,有助於幫忙釐清是否加入此公司打拼

-獎金多久領一次?
-如果提離職那之前的獎金會拿到嗎?
-業績比例/產品成本與業績目標多久算一次(有些產品打案子經過採購流程要跑半年一年都有)
-調薪是固定月份或是按照績效不時調整?
-試用期?
-如果沒達到是否會降薪(有些外商是薪資會打折)
-目前客戶群/預計開發維護產業
-目標市場/國家
-客戶的對應對象是誰?(技術長?人資? 採購? )會有不同的方式
-在執行業務上用甚麼方式打進客戶(Solution base/ 既有客戶/坐辦公室/陌生拜訪/ 打高爾夫/經銷商/ 應酬等等等)-個績/團績/公司績如何影響獎金
-電話費/車資/ 交際費等等是否實報實銷或是固定配額(很多業務其實要自己搭捷運或自備車的!)

 

%e6%a5%ad%e5%8b%99%e8%96%aa%e6%b0%b4%e6%80%8e%e9%ba%bc%e8%ab%87-2

在面試前可以想像這個工作的畫面大概是甚麼:

  1. 假設我是一個米其林原廠輪胎業務,全台灣有各地的經銷商幫我賣輪胎,我就要想辦法如何和經銷商有連結,人情上願意幫忙,以及其他公司希望我做的事情跟業績目標等等是什麼,這時候你會打高爾夫球也許是沒用的
  2. 假設我是賣服務的軟體公司,我鎖定了目標產業,假設是金融業或電信業,我就必須要能提出相關連結及策略。
  3. 假設我是APP的業務拓展,我要列下來所有可能使用此app的客群,狂跑狂參展、狂簽合作等等等

 

而業務雖然薪資一開始低低的,但往上成長的幅度是很強的,不過重點在於要在此產業深根。舉例,我是獵頭,掛資深顧問職,我現在有一定底薪+獎金,我必須在我專屬產業上深耕在橫向跨其他產業我會比較有優勢,壽險業/房仲業尤其是。

 

業務職涯? 幾乎就是以下七種了。

-在你熟悉的產品線上下游或直接競爭對手跑
-或是你熟悉的產業/客戶/國家換個產品玩
-累了不想幹業務的人通常就會轉向內勤/管理職或是轉部門為執行層面
-乙方跳到甲方,甲方極少可能會跳到乙方(機率都不大)(甲方是原廠、乙方是代理或經銷商)
-朋友介紹之人脈真的很重要,轉到天差地遠的地方去這樣
-創業或是做其他副業的機率很高。比別人還知道錢不夠用這件事
-代理商通常很難跳到原廠。例如:假設是Apple經銷商,就較難進入Apple工作。

不是每個人出社會就學會當業務,都是累積來的,重點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收斂,因為業務最容易在市場打滾後走偏,變得很油或是自傲但不自覺,需要周遭人的提醒喔!另外,假設換產業換客戶群,就不能用過去的薪資背景拿成起點談薪資,隔行如隔山,真的很建議在工作一點時間後盡快決定自己的產業/產品方向,不要隨波逐流,要盡量往強勢產品走,因為趨勢一直變,你賣的產品也許幾年後就過時了。

以上的分析,除了讓各位業務知道一些面試上的細節以及重點,得要去思考自己個性適合甚麼。工作起來開心,效率、狀態、心態才會越來越好。

 


給需要完整工具備戰「轉職」的你 ►推薦你看看《跨領域求職實戰課》

求職這段旅程向來不輕鬆,讓我們陪你一起走吧!從「收斂目標」、「市場機會分析」,到「履歷面試」準備,BetweenGos 集結 8 年現場教學經驗,目前已經協助超過 5000 名學員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我們將這些驗證過的成功經驗整合一起成為一套轉職方法,帶你有效率地計畫並執行轉職行動。

透過這堂課,你可以:

  • 建立「組合式職涯思維」,讓未來發展方向更清晰
  • 實作「跨領域能力地圖」,打造你的專屬技能樹,讓過往累積更具體
  • 完成「一頁式職涯亮點」,將關鍵切入點,展現於履歷、面試中
  • 提升你的求職信心,讓面試錄取率翻倍++

一起加入課程,著手打造屬於你的理想未來!►手刀看課程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

 

Related Posts

BetweenGos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