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劃系列 I|三大面向開始你的第一步

by 陳 韋丞
長遠的職涯規劃
文/陳韋丞轉載自隱者的旋律 最近連續兩次到高雄YS進行演講,講授主題是:怎麼做出長遠的職涯規劃?主辦單位說,很多人經常轉換工作、但又找不到明確方向,因此邀請我分享這個題目,幫助大家作出長遠的規畫,避免一直轉職的困境。 確實,轉換工作真的是非常大的壓力事件,並不只是換工作那麼簡單。遲遲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想要什麼的焦慮、轉換工作面對的社會眼光、家人期待、新公司HR和主管的質疑,被貼上草莓族、抗壓性低、太理想主義、挑工作等等負面標籤,還有到新職場環境的適應問題、主管同事相處問題…每一件都讓人頭痛不已。 一邊前進的時候也一邊想著:這次我會不會又做出錯誤的決定?會不會又不適合我?會不會再度後悔?過去的朋友同事早就已經升官發財,買了車子買了房子,那我這段時間是不是全都浪費掉了?如此在痛苦的思緒和情緒中不停打轉。 其中一個問題的癥結點是:我們腦中缺乏整體輪廓、沒有辦法看見全局。 在面對龐大壓力和痛苦的情況下,我們的視野通常會變得狹窄,明明應該是整體權衡的考量和取捨,卻反而經常演變成二選一、或是急就章的輕率決策:「好像只能選這個了」、「先有一份工作再說」、「那麼痛苦就辭了吧」。 長遠的職涯規劃

如果能知道完整的規則,就會知道怎麼玩這場遊戲

我梳理了自己學習的各種領域概念和技術,統整出一個盡量完整的動態系統觀點,希望讓大家對整體職業生涯輪廓有概念,藉此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需要解決的是什麼。 稍後我會先用三個三角形來說明職業生涯規畫的整體框架,然後依序說明相關的概念和流程步驟。至於如何到達那些目標,每個知識點又可以再延伸出一些理論和工具, 這個還有待之後的篇幅來談。 必須要先提醒的是:並不是有概念就可以達到目標,有了方向還需要有how的方法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了有道理的職涯定位文章,但還是沒辦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 舉個例子:之前 Ikigai (生き甲斐) 的概念非常紅,但過不久又沉寂下去。大家剛開始看到這個概念,可能覺得非常完整,似乎是一盞充滿希望的明燈,但想著想著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其實 Ikigai 的方向是好的,但他只提供了方向指引,沒有提到如何找出這些內涵的概念和工具。這就像是告訴你遠方的目標,卻沒有給你船、槳、地圖和各種工具。最後當然只能望洋興嘆、徒呼奈何,無法到達目的地。 三角形一 (1) (1) 三角形二 (1) (1) 先來看一下全貌圖:內在三角形、外在三角形、生命三角形。
  • 內在三角形:個人的心理特質。
  • 外在三角形:職業世界的狀態。
  • 生命三角形:對工作、自我和人生的期待。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渡過什麼樣的生活?
職涯方向定位的順序是:由內而外,然後同時考慮理想和現實。 職涯問題處理的層次是:通常先處理方向定位問題(內在、外在三角形),再深入探索生涯意義(生命三角形)。 很多人容易受到趨勢潮流影響,認為現在什麼是熱點就去追,但沒有考慮過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那個方向。行銷也談一樣的事情:不要去蹭每一個熱點,落到自己專業守備範圍的點再去把握,不要為了搭上順風車而丟棄自己的定位。長久下來別人反而不曉得你真正的樣貌。

你自己也會誤會自己真正的模樣

我的來訪者當中,有一定比例遭遇這樣的狀況:工作很好、薪水很高、發展性強,但是他真的不快樂。工作是自我的延伸,如果工作中的自己,不像是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就會感到痛苦、掙扎,在抗拒中消耗所有的精力和意志,回家之後只想躺在沙發上放空、追劇,什麼進修計畫都放在一邊。因為你已經在工作中費盡心力、偽裝了八小時的自己,下班之後當然只想休息。所以,不要再責備自己拖延不上進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結果。 職涯定位的順序是由內而外,先掌握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再去看看外在有什麼樣的機會適合自己,這才是長久的職涯策略。在生涯規劃領域中,興趣─能力─價值被稱為生涯金三角,如果要了解自己的職涯定位,至少要掌握這三個核心。若是要再多掌握一些訊息,第四個可以討論的就是性格。接下來分別談談這些不同概念在工作定位中扮演的角色。 三大面向

從三大面向,重新找回職場價值

【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不一定是最後的職業選擇。那麼興趣到底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呢? 興趣是我們喜歡的事物、是基礎的大方向,他不一定是我們最後的決定。我們最後的決定,會跟過去背景、能力適配、收入需求、生活型態等等有關。 興趣最能預測的是:我們能夠在那個領域待多久? 興趣不合的領域,真的很難做到最後。比如說,我雖然知道寫程式是目前非常夯的技能,看程式代碼的時候也可以理解邏輯,但是我真的完全沒有興趣,我的興趣在於和人互動、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興趣能讓我們知道職涯定位的大致方向,也就是說,基本上往哪些地方去,會是自己比較喜歡的工作。但要做出最後的決策,至少還要考慮能力和價值觀。 【能力:硬實力/領域能力/專業能力、軟實力/可轉移能力】 第二個環節來談談能力。職業是一個殘酷的世界,在商業價值的市場當中不得不和其他人競爭,能力如果太過不足、太沒有天賦,通常我會建議對方謹慎考慮。能力的養成跟訓練背景有關,簡單來說有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區別。硬實力跟專業有關,比如繪畫功力、程式水平、外語實力。軟實力則是每種職業或多或少都會用到的能力,比如溝通表達、人際互動,在職涯發展的領域中也會用可轉移能力來指稱。除此之外,即興演出、視覺空間能力、烹飪等,也都是我會和來訪者討論的領域能力。 在定位的過程中,會仔細分辨能力的「屬性」。哪些能力是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擅長的、不擅長的。在一份工作當中,如果經常能運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能力,工作滿意度、成就感和績效表現,當然就會比較好。 在分析當事人喜歡和擅長的能力後,我們會用來比對當前的職位和未來的選擇,當前的職位發揮多少比例的喜歡/擅長能力?未來的選擇又能發揮多少喜歡/擅長能力? 【價值】 價值觀,就是你覺得有意義和價值的事。這不是唱高調,價值觀通常關乎我們最終的選擇。在工作選擇方面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個人的建議都有他的道理、每個選擇都有優點和缺點。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只是在不同版本的未來當中,選擇出一個版本,然後被迫放棄其他支線劇情的可能性。 這種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正是很多人焦慮的來源。「你能不能給我一個簡單的正確答案?」「真的沒有完美選項存在嗎?」「我轉PM之後還能回來當工程師嗎?會不會被質疑技術落後?」 當你發現再怎麼看網路文章、再怎麼和人討論,你都還是無法做出決定、下定決心的時候,這就代表我們需要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了。再怎麼理性分析思辨,該評估的面向都考慮過,此時只有我們的內心可以幫我們做出最後的決定。TFT(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的創辦人劉安婷,也是因為聽見內在的召喚,才轉換跑道從事偏鄉教育的。 興趣─能力─價值,是在探索個人定位時的基礎模型。有了這三個面向的定位,就像是3D立體圖一樣,能夠初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內在特質,然後準備前往下一個階段:職業世界的比對。但我覺得這個模型還不夠完美,詳情會在下一篇裡面說明。

後記

這系列為了完整說明整個職業生涯發展的架構,內容會稍長一些。不過在這資訊氾濫的時代,重點不是資訊數量,而是資訊的品質。這系列的內容是我看了幾十本相關領域的書、幾百篇相關文章之後,統整出來的知識晶體模型,也是我經常在諮詢時跟來訪者提到的概念,相信絕對不會讓各位失望。 看下一篇《職涯規劃系列 II |辨識天賦和熱情的方法,重「心」定位職涯下一步!》 ※本文摘自《隱者的旋律》,作者陳韋丞 也推薦你看看: 《BetweenGos 職涯探索工作坊,破解你「不知道做什麼」、「工作迷惘卡關」的職涯困境》 《覺得迷惘提不起勁怎麼辦? 5個目標點燃你前進的動力》 找到理想工作不是只靠運氣!3步驟防止陷入「倦怠」的惡性循環


如果你在轉職、跨領域期間遇到任何煩惱,點擊看更多►BetweenGos 職涯服務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現在就來follow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

 


【優勢思維 2.0】線上課 ►購課含 ISME 優勢測驗正式版,點我看詳細介紹

想離職、沒有成長、找不到方向,想做些改變卻沒有動力...你也有相同的困擾嗎?
有時候感覺自己不夠好,也許應該試著嘗試不同的事?與其彌補弱項,不如專注發揮你的強項。
如果你也感覺工作有點卡卡的、想要探索更多可能性,也許「優勢思維」可以帶給你不同的啟發。

《優勢思維2.0》線上課包含 ISME 優勢測驗正式版 (市價 $600),使用職涯教練 Grace 設計的升級版「優勢鍛鍊系統」,透過教練式提問引導,以及個人化的優勢測驗報告,一步步帶你分析潛能(價值觀 x 職能 x 天賦)、定位自己(找到適合的位置),學會將優勢思維應用於工作上,並看見職涯更多可能。

上完這堂課,你將能具體說出自己的優勢與定位,更有自信地邁出職涯下一步 ► 點我看課程

 

 

若你正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有些小卡關... ▶︎點擊看更多 BetweenGos 職涯服務
職場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讓我們陪你把職涯走得更順利🌿

一天一點靈感,獻給知性的你!歡迎追蹤我們的  IG 給你更多美好提案:)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BetweenGos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